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******
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必然要求。一方面,实现乡村振兴,亟需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人才投身乡村建设,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;另一方面,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,必将促进乡村人才的产生和发展,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机遇和保障。
人才兴则国家兴。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,乡村人才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素,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人才振兴是关键。在接续奋斗乡村振兴进程中,要紧紧抓住“人才”这个关键,充分发挥好乡村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。
产业振兴依靠人才精进实干。乡村振兴的实施着力点在于“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”,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,人才振兴是主攻方向之一,是决定影响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。推动产业振兴,实现强农兴农的目标必须发挥人才支撑作用,要从退伍军人、致富能手、农技人员等人群中选拔培育培育致富队伍,提高振兴产业、为民服务的本领。以产才融合创新产业发展理念,培养高素质乡村治理人才,提高产业效能,优化专业技术人才供给,丰富产业类型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造产业活力,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。
文化振兴依赖人才塑造培育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文化振兴是灵魂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,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、生态振兴、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。乡村文化振兴的背后彰显的是教育的力量,需要具备人文方面学识和认知的乡村人才,发挥创造力传承乡村文化,改变乡村精神风貌,充分挖掘乡村蕴涵的文化资源,产生内驱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。要理解乡土文化、认同乡土文化、尊重乡土文化、热爱乡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,同时要实现生活环境好和人文环境美,生态振兴依托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的人才来作为担当,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。
组织振兴依赖人才执行落实。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。乡村治理有效关键靠组织,需要整合乡村中的各类先进组织力量,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,均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智慧和力量。要注重从选派的驻村干部、大学生村官、返乡创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群体中,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、能力本领高强、群众口碑好的选育成村级党组织负责人,选优配强村级班子。要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拓宽农村选拔吸纳干部人才渠道,选树好勤勉工作、敢挑重任、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,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(魏丹亚)
解码外贸发展“浙”一年:政企双向奔赴跑出加速度******
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(记者 黄慧)打好开放牌、走好开放路,一直是“开放排头兵”浙江富民强省的关键所在。其中,外贸发展举足轻重。
1月12日,在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“厅(局)长通道”上,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韩杰亮出2022年浙江外贸成绩单。“据监测,预计全年浙江外贸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,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
回顾去年,他表示,出台新政策、抢抓新订单、挖掘新增量“三个新”令人印象深刻。
去年,浙江坚持全面顶格、能出尽出、能快则快、精准高效,迭代了6轮稳外贸政策,频率、密度、内容以及含金量都是历年来少有的。
以持续创新为外贸企业稳订单保驾护航,也成为浙江外贸工作的一大亮点。据悉,继前年出台网上交易会举措后,浙江去年首创了“代参展”模式,在人员出不去的情况下,让货物出得去。随着境外疫情防控政策逐步调整,该省又开创了“商务包机”模式,让商务人员出国抢订单。除了让人员出得去,该省还积极引进国外的商务人员到浙江洽谈,首创出“闭环泡泡”模式。
近期,浙江组织开展了“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引项目”行动,仅去年12月就有20多个团组“走出去”,拿到了意向订单180多亿元。在挖掘新增量方面,浙江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地区增加到6个,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的海外仓已覆盖196个国家,数量居全国第一。
2023年,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拓市场抢订单引外资,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,其中提及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平稳增长。
韩杰表示,除一般性相关举措外,新的一年将努力在“三个强”上发力,以点带面推动浙江外贸再创新高。其中包含强政策,优服务;强主体,拓市场;强动能,增后劲。
据悉,在“强政策,优服务”方面,浙江将努力以最优政策、最佳服务,守护好一大批外贸主体。该省将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,加强对外贸企业的走访,解决外贸企业相关问题,努力做到“做一件,成一件,温暖一大片”。
在“强主体,拓市场”方面,浙江将做细做实“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引项目”行动,组织1000个以上团组1万余家企业赴海外拓市场,办好各类境内外拓市场活动。
此外,该省还将努力发挥产业、业态、模式作用,让其成为下一步外贸发展的“动力源”。如持续推进市场采购、跨境电商等业态健康快速发展;积极探索新的外贸业态,包括保税维修、离岸贸易、易货贸易等,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,为浙江外贸发展注入强劲后劲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